(按语): 此篇杂感作于1990年。为阐述观点,例举了不少演员的人名,但未涉及对每位的艺术评论,更无褒贬之分,就“名”论“名”,一视同仁,特别在此声明。 好像从1980年开始,由于打开国门,西方文艺浪潮大量涌进,京剧的“上座”显示,逐渐“向下滑行”,不能引起青年们的喜爱与关心。当时的文艺领导部门,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献计献策,共同“振兴”! 但是过了几年,预期之温度,没有明显回升。老年间有句俗语,叫作“倒楣上挂摊”。就是“运败时衰”之人,习惯于“求签、问卜和算命”。 因此,一时找不到顽疾的“病根”,有时也会趋向迷信。某次请教一位高人,指点迷津?高人指出,万物皆有“兴起、高峰、衰败”之过程,有其必然之内因与外因,不受人为意志而决定。从表象而看,“演员的取名与京剧的运势”,成为正比,就是很好的说明。 一位位“大角儿”名字的“读音”,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产生不同,就是伴随着京剧生命演变的一个个旁证! 京剧由始至1950年之前,所有演员之名,均为三个字,决无以两字作为艺名之人。 而电影演员正好相反,多用两字为名,以示与戏班艺人之区分。 男明星如: 金焰、刘琼、舒适、赵丹、 崔巍、石挥、蓝马、金山。 女演员如: 胡蝶、周璇、白杨、秦怡、 夏梦、谢芳、上官云珠、欧阳莎菲。 其实,以三字为名姓的电影明星,在电影界里也是有的。而以“两字”为名的京戏演员,确实是在1950年之后,才逐渐亮相于舞台之上的。(如:俞鉴、苏稚、梁斌、刘琪及后来的刁丽、邓敏、张克、杨赤……) 一般人的名字只是起到一个“传递代号”的作用,但是京剧大角儿的姓名,当书写在京城的“海报”之上,或在上海的霓虹灯中亮起之时,便有了观赏与阅读的两种特殊功能,除了需要朗朗上口,铿锵响亮之外,有时还需要释放一些香气、色彩与意境,唤起赏心悦目之情。如:梅兰芳、程艳秋、言菊朋、叶盛兰等…… 初春,梅花、兰花的芳香; 深秋,红叶与菊花的艳丽; 甚至还能联想起赏菊之人陶渊明……。 因此这些艺名确能使人印象至深,过目不忘。加上他们在舞台上下,特有的潇洒形象及独到演唱风采,更能使某些观众的脑海里,引起大量的化学反应,因而能使得这些“粉丝”们,对自已的偶象时刻铭记在心,迷恋倾倒而产生共鸣。
演员的名字有时还涵盖一些“传承”方面的特殊意义。如: 李慕良之名,涵有对马连良的“仰慕”之敬。 杜近芳之名,暗示与梅兰芳有“近似”之形。 另外,不但是科班里的徒弟之名要“排字”,新型的“中华戏校”也按“德、和、金、玉、永”把不同班级的学生,加以区分。如: 傅德威、王和霖、李金鸿、侯玉兰、陈永玲……这也是戏班里为何没有两字为姓名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再如王瑶卿先生的部分弟子,是把“姓氏”之外的两个字都要重新编排: 第二字为“玉”, 第三字为“草”字头的“平声”, 还要用“中东”辙。如: 程玉菁、王玉蓉、于玉蘅、罗玉蘋。
再往下说,就更“神”了。 不知道“戏班”里曾经有过什么规定?还是“祖师爷”真的下过一道密令?使得一般的“角儿”多年以来,都是尊从此命,决不敢妄为而行。 这就是: 头牌“角儿”名字的末尾字音,大多用“平”声,极少用“仄”韵。因为“平声”高昂,“仄韵”低沉″。尤其是挑班之人,都恐怕自己的“戏运”如同“仄韵”之走向,坎坷不平。 举例说明: 太遥远的不提,只从这生行的“后三鼎甲”说起: 谭鑫培(平)、孙菊仙(平)、汪桂芬(平), 都是平韵高昂,运势上行。此后生、旦、净挑班的名角,几乎完全沿袭此项规律。 生行: 余叔岩(平)、王凤卿(平)、王又宸(平)、高庆奎(平)、言菊朋(平)。 贯大元(平)、麒麟童(周信芳)(平)、马连良(平)、谭富英(平)。 杨宝森(平)、奚啸伯(平)、唐韵笙(平)、孟小冬(平)。 又及“外江”与“外地”之“各路诸候”,如: 赵松樵(平)、梁一鸣(平)、周啸天(平)、李和曾(平).……。 再如武生: 杨小楼(平)、盖叫天(张英杰)(平)、孙毓堃(平)、李万春(平)。 高盛麟(平)、李少春(平)、厉慧良(平)。张云溪(平)、张世麟(平)。 几位名小生: 程继先(平)、朱素云(平)、金仲仁(平)。 姜妙香(平)、俞振飞(平)、叶盛兰(平)。 净行: 金少山(平)、郝寿臣(平)、裘盛戌(平)。 另外唱头路的“生、净”中,名字最后是“仄”声的只有: 高百岁(仄)、李盛藻(仄)、李宗义(仄)、袁世海(仄)等少数几位,反其道而行。(因袁先生有《九江口》、《黑旋风》、《西门豹》等大型剧目,作为第一男主演,故尔应列为净角头牌) 常挂二、三牌的有: 尚和玉(仄)、侯喜瑞(仄)、王金璐(仄)、景荣庆(仄)等,几位名字归韵,全属于下行仄声,但都不属于挑班之范畴,与京剧的整体运势的关係,倒是不太要紧的。 旦行用“平”声,确是无一例外。如: 陈德霖(平)、王瑶卿(平)。 梅兰芳(平)、尚小云(平)、程砚秋(平)、荀慧生(平)。 筱翠花(于连泉)(平)、徐碧云(平)、黄桂秋(平)、朱琴心(平)。 李世芳(平)、张君秋(平)、毛世来(平)、宋德珠(平)。 杨荣环(平)、赵荣琛(平)、陈永玲(平)、许翰英(平)。 坤角如: 雪艳琴(平)、章遏云(平)、新艳秋(平)、王玉蓉(平)。 言慧珠(平)、吴素秋(平)、李玉茹(平)、童芷苓(平)。 日本投降之后走红的有: 赵燕侠(平)、杜近芳(平)、关肃霜(平)。 尤其是旦角的头牌,几乎全体唯令是从,而无一位大胆之人,特立独行。
自1950年起,北京城里各大戏院的舞台上,逐渐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生力军,他们名字的变化之大,确实有些惊人。
生行领銜主演的新人,逐渐出现的有: 谭元寿(仄)、马长礼(仄)、李鸣盛(仄)、孙岳(仄)、冯志孝(仄)、李崇善(仄)。 文革后较知名的是: 于魁智(仄)、张克(仄)。 净行: 王文祉(仄)、邓沭玮(仄)、杨燕毅(仄)、孟广祿(仄)、杨赤(仄)。
北京旦行中,各大流派主要执旗领军者,几乎集体仄韵。他们是: 梅葆玖(仄)、李世济(仄)、孙毓敏(仄)、 杨淑蕊(仄)。 这四位都是北京院团之中梅、程、荀、张等四大流派的首位掌门人。 此外,还有各团的旦角头牌主演: 许嘉宝(仄)、沈健瑾(仄)、刁丽(仄)、李海燕(仄)、李胜素(仄)、邓敏(仄) 全国唯一老旦头牌,赵葆秀(仄)。 全国唯一丑角头牌,朱世慧(仄)。
生、旦行当中,虽有几位主演的名字属于“平”声。比如,中国戏校老领导史若虚亲立的“新四名旦”有: 刘秀荣(平)、杨秋玲(平)、刘长瑜(平)、李维康(平)。 生行中有的童祥苓(平)、张学津(平)。 这几位,也曾叱咤一时风云。但总体之势,仍抵不过这些浩浩荡荡的“仄”声部队之席捲大军。 由此可见,京剧走向的改换,气运的变幻,天经地仪,势在必行。
再看中国戏校头两届的“大武生“师兄们的名字,也有些“传奇性”。如: 柏之毅(仄)、曲永叙(仄)、李可(仄)、俞大陆(仄),这几位都属于当年武生之中的青年才俊。 1961年曲永叙先生把名字由“仄”变“平”,以曲咏春为名(平),追随着李少春先生,为提升自己艺术水平,不远千里,来到边疆打拼。 就在曲先生改名、离京的同时,“命运之神”却把曲先生所渴望的事情,降临在他那既是同班,又是同行的钱浩樑之身。此时的浩樑先生从“实验团”调入“中京院”,不但与少春先生同在一团,而且拜入了李少春先生之门。 但是“命运”同样玩弄了浩樑先生。他在排演《红灯记》之后,又被“旗手”改了姓名。而与曲先生的“改法”正好相反,是把名字由“平”变“仄”,并且去掉了“姓”,只用“浩亮”(仄)二字作为了艺名。 钱浩樑之名,本来是指“高屋建瓴”。改名之后,把“钱”丟掉,把“樑”撤去,因而造成房屋少顶无棚。这无顶之屋,亮倒是“亮”了许多,但四壁临空,如何能留得住这“浩”气长存? 历经十年的时代变迁之后,钱先生仍恢复了原来之名。 曲先生也辗转回到家乡北京,叶落归根。
在如今的剧团中,主要演员的地位与份量,与五十年前相比,已经有所减轻,观众对他们的技术要求,也与原先大不相同,而他们要取什么名字,更是随其所便,没有一定的准绳!
|